港剧下载

“经典”“气质”“味道”被一群港剧迷糟蹋毁掉的几个词

时间:2021-01-20   阅读:712

  “经典”

  港剧迷都喜欢用“经典”来形容港剧。对“经典”一词的用法无一例外地成了一群港剧迷假大空式地喊口号。什么是“经典”?面对这样的质疑,港剧迷大多数都会搬出“群众认同论”出来。我说,对于经典,是先有经典后才有群众的认同,不是先有“群众公认”才有“经典”的。谁是儿子谁是老子是不能弄混的。四大名著是经典了吧,正是因为其极高的文学艺术魅力在人民群众中得以广泛流传并深受喜爱,而不是因为其在人民中得以广泛流传并深受喜爱而对著作的文学艺术魅力增光添色。作品就是作品,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人们对其感情的喜憎评价而其艺术内涵高度有所改变,只会影响人们对作品的客观全面正确公正的认识。

   我对于经典的定义是:典范性的却又极难做到的。因为是极难做到的,所以经典是极少的。而港式金庸剧所谓的“经典”就是那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吃醋发脾气、转眼珠、扁嘴、装酷摆帅、吹胡子瞪眼......装腔作势的表演模式已经成为港剧的典范一点也没错,但是TVB却能大规模流水线式地生产的,只能说这也“经典”,那也“经典”,“经典”也未免也太多了,泛滥了。如果说金庸的小说是经典,他把武侠所包含的兼爱仁义舍己为人这些侠的典范性继承下来而有所创新有所综合这是极难得的,所以金庸的小说在武侠小说中是经典的。经典的光芒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暗淡,如果今天有人写出《射雕英雄传》或者《神雕侠侣》这样艺术高度的小说照样可以成为经典。但是如果今天还拍出83射雕或者95神雕那样的“经典”,在今天中国电视剧市场严重饱和的情况下能否进入市场跟观众见面也很难说。经典可以永恒,但是“经典”却是那个时代的先入为主的产物。今天,张纪中王新民开创了金庸剧的新时代,TVB的“经典”金庸剧彻底走进了历史,只留下一群遗老遗少在一直糟蹋“经典”这个词。

  “气质”

  港剧迷喜欢用“气质”一词来形容香港金庸剧里面的演员,连同“演技”、“内涵”这两个词一起糟蹋。这几个词成了一群港剧迷空喊口号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们不能区分什么叫气质什么是演技什么才算有内涵,但是他们却能区分谁有“气质”谁有“演技”谁有“内涵”。这跟包子铺在表面点红点区分豆沙包还是莲蓉包是一个道理,他们能区分哪个是豆沙哪个是莲蓉并不是因为他们看到包子里面装着的是什么,而是有包子表面红点的是莲蓉包,没红点的就是豆沙包。那个红点跟脸一样, 成了港剧迷识别的“里面”的方法,他们认定了香港金庸剧演员的脸就认定了“气质”、“演技”、“内涵”。

   什么是气质?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是由气组成,气质就是指事物的根本本质。对于人的气质就是指这个人的性格。人的性格有个性的一面也有共性的一面,要区分人的性格关键在于这个人物的个性。气质是通过个性的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音容、语言等方面的表现来得以认识。对于人物气质的刻画,小说以行为、语言见长,而影视却以动作、音容见长。然而对于人物气质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音容、语言等却从来没见过有港剧迷进行深入交流讨论。相反,“气质”一词他们用得最频繁,都一律把这个词与香港金庸剧演员的脸谱牢牢地拴在一起。他们贴几张香港演员的图指着他们的脸硬要说,这是“气质”、“演技”、“内涵”。他们的确是糟蹋“气质”、“演技”、“内涵”这些好词了,即使香港金庸剧演员真的拥有这些好东西,可是错位地强要往他们脸上贴,气质不是形容脸谱的词,这也是对这些好词的糟蹋。

  “味道”

  这个词如果被糟蹋了,那的确很恶心。一群港剧迷就是喜欢糟蹋好词,连这个也不放过。之前的他们发明的“武侠味”一词用不到几天就夭折不用了。他们就改用“味道”一词,更加恶心我。“味道”成了他们否定张纪中金庸剧的一个重要借口。

   如:张纪中的金庸剧虽然画面唯美场面壮观武打精彩可是就是缺乏“味道”

   刘亦菲的小龙女虽然美,但是经常笑,没有小龙女的“味道”

   黄晓明的杨过大喊大叫而且太活泼了,不像是杨过

   胡军的萧峰没有侠气,充满着“匪气”

   杨幂的郭襄居然瞪大眼睛咧嘴笑,不对味

  .......

  金庸小说里面的人物体现他们的人生或者人生的某一个时期,人生百味,甜、酸、苦、辣...百味交集,一种味道岂能判定一个人物?可是到了香港金庸剧那里就变成了一种味道或者变得乏味。因此会笑的就没有小龙女的冰清玉洁的“味道”。活泼好动大喊大叫的就不是杨过,一个大苦大甜发痴发狂的杨过在他们眼里面那平淡乏味无关痛痒的演绎整天装酷摆帅才是最有杨过的“味道”。萧峰不应该是契丹人,是香港演员那种地域狭隘的“侠气”才是最有“味道”。原来豪爽可爱的小郭襄因为瞪大眼睛咧嘴笑就不是郭襄,而那个死沉沉目光呆滞说话缓慢的“郭襄”才是最有味道......一切的一切都表明金庸小说里面那体现人生百味值得读者再三回味的人物在一群港剧迷心目中就成了香港演员那单调乏味甚至变味了的“味道”。一旦超出了这个港剧演员身上“味道”狭窄范围,那就不是这个人物了,就没有“味道”了。

   被一群港剧迷糟蹋过了的好词,我是不会再用在形容我所喜欢的所敬重的所钦佩的一切物事。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个好词一直没有成功地被港剧迷所糟蹋,那就是——美。美有内在美有外在美,正是美具有外在的特点,所以才避免了她被糟蹋。美并不如经典气质味道这般复杂,美是大家心中共同所爱。美由浅入深,有外在美、景美、物美、人美、画面美、声美、情美、心灵美、内在美、缺陷美、真善美...,是美丽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至少是那表面浅层的外在美,她不像“经典”“气质”“内涵”“演技”“味道”这些一眼是看不出来的。而且味道还要亲自品尝才能知道是什么味。正是这些需要用心看需要慧眼需要实践才能分辨的好东西,而形容这些好东西的好词汇才一直成为被港剧迷糟蹋的重灾区。

   然而,请他们继续糟蹋这些好词汇吧,看看到最后这些词汇成了什么。反正真正有水平的人也不会像他们这样把好词汇用来空喊口号去没完没了地糟蹋。这样正好区分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优劣。

上一篇:寻一首港剧的经典老歌曲~

下一篇:话说出心目中最经典的5大港剧

网友评论